引 言
外来水生生物的科学利用极大地促进了全球渔业和经济发展,但盲目引种和不规范养殖、丢弃、放生等原因所导致的部分外来水生生物的入侵,又对全球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。我国是世界上遭受生物入侵危害和威胁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,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逾2000亿元。
● 3. 典型外来水生生物及危害















● 4. 外来水生生物的来源
我国从国外引进用于水产养殖的种类很多,仅鱼类已知来源的就在65种以上,从国外引进的其他种类包括克氏原螯虾、罗氏沼虾、红螯螯虾、太平洋牡蛎、海湾扇贝、巨藻、异枝麒麟菜、日本真海带等。这些外来物种不少都已形成新的养殖产业。但由于缺少长期、系统、科学的基础统计数据支撑,外来物种疫病的预测、预报、疫区划分、制定应急计划等方面工作的开展存在许多困难。同时,对于引入种在养殖上的管理和防逃逸工作一直缺乏足够的重视。

我国市场可见的淡水观赏鱼有500种左右,海水观赏鱼150种左右,其中90%以上是外来物种。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,我国陆续引进各种观赏鱼,其中以淡水热带观赏鱼为主。目前大多数淡水观赏鱼在我国已能人工繁殖并形成生产规模,满足国内消费需求,但仍有一部分需要进口。观赏鱼进入我国的渠道主要是正式通过海关进口、非正式渠道进入、边境贸易进入。目前非正式渠道进入的观赏鱼所占比例很小。

图4-3 一些可能会随船舶压载水船舶的微生物及生物幼体(邱宁 提供)
● 5. 释放和逃离,从可控水体进入自然水体等不可控水体





● 6. 防范外来水生生物入侵,我们能做什么







作者团队介绍
● 中国水产学会“外来水生生物防控科学传播专家团队”成立于2023年2月24日。团队的宗旨是科学普及外来水生生物知识,提升公众对外来水生生物识别能力和风险防控意识。本文由团队所有成员和有关专家共同完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