图文详情
[科普中国]-牛蒡的栽培与管理
来源:实用技术助你成才上传时间:2017-11-20
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

牛蒡,别名大力子,也称东洋人参,以籽入药。后经改良,以根茎食用为主,作为绿色、营养、保健食品,又称无公害蔬菜。牛蒡一般亩产2000公斤左右,高产达3000公斤,亩产值一般3000元左右。华北地区表土层深厚,土壤肥沃,地下水位低,排水良好,非常利于牛蒡生长发育。产品表现 根茎一般直径3~4厘米,长65~100厘米,肉质灰白色,植株粗壮。抽薹后植株高150~180厘米,开花到种子成熟30~40天,千粒重12~14克。喜温耐热又耐寒,种子发芽适温20℃~25℃,生长适温为20℃~25℃,地上部耐寒力弱,3℃以下植株枯死,根茎部分耐低温较强。冬季地上部枯死后,以直根越冬,翌年萌芽再生长,并抽薹开花。播种时间 牛蒡一年可播种两茬,春季3月下旬至5月上旬(采用地膜覆盖)播种,10月~11月收获;秋季9月下旬~10月中旬播种,也要采用地膜覆盖,越冬期以小拱棚地膜覆盖为好。来年4~5月份收获。采用进口“柳川理想”、“渡边早生”等品种每亩用种4两左右,行距90厘米,株距7~10厘米,亩留苗9000~10000株。田间管理 一、采用地膜覆盖的地块,待种子出土后,及时进行破膜。二、牛蒡苗期不耐旱,要浇小水,尤其是春季播种的要保持土壤湿润。切记不要大水漫灌,以防塌沟,影响根茎下扎。三、及时定苗、植株长到3~5厘米并具两片真叶时定苗,每穴留1株。株距7~10厘米。四、苗期喷一次甲基托布津和绿风95的混合液,防死苗,促生长。五、如果是秋季播种,在11月中旬盖小拱棚时,可在埂上再撒施少量毒铒,防治虫咬。11月下旬浇一次越冬水。春季牛蒡萌发新叶时,及时去掉枯叶。3月20日前后注意小拱棚放风降温炼苗,3月25日至4月初去掉小拱棚。六、春天牛蒡长出4~5片新叶后,开始追肥浇水,在植株一旁开一小沟,亩追尿素10公斤。注意浇小水,以防塌沟。七、春季直播的牛蒡,在生长过程中,要防止夏季大雨灌沟,做好排水安排。八、及时防治病虫害,病害以立枯病为主,用多菌灵,甲基托布津、代森锰锌等杀菌剂即可。发现白粉病用粉锈宁防治;虫害主要是抓好蚜虫的防治,可用辛硫磷、吡虫啉等杀虫剂防治。九、适时收获,收前先除去地上茎叶,沿牛蒡的一侧开挖25~30厘米深的小沟,人工拔出即可。拔后及时进行分级捆绑和整理。编辑:陈昀 审核专家:山西农业大学教授  王玉庆